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1月,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举行了一次秘密招标会,遴选有能力为该局开发一套网络舆情影响系统的公司。尽管俄《生意人报》首先披露这一密情时并未能得到具体招标结果,但该消息还是在俄网络空间引起极大反响。普京威权体制下,俄新闻自由本已被阉割,网络自由亦有覆巢之危。尽管实施招标的是对外情报机构,但就像《生意人报》担心的那样,若未来该系统果有效力,它仍极可能被用于影响国内网络空间。毕竟如今在俄国内反对民众凝聚共识的主要场所正是互联网。

大"杀器"

按照俄罗斯法律,任何国家采购均须公开进行,但唯独国防采购可以向公众保密。据《生意人报》透露,去年12月23日俄政府秘密签发了代号N1116-36的2012年国防采购计划,由对外情报总局主导的网络舆情影响系统开发就名列其中。所以,直到《生意人报》半年后曝光密情,人们才知晓普京政权正在开发针对互联网的一大"杀器"。

今年1月,一个名为"第54939军事部分"的机构代表对外情报总局出面就该系统进行了秘密招标。根据《生意人报》拿到手的招标书,这套系统由三个独立子系统组成,分别是:代号"迪斯普特"标价约16万美元的"地区及中心社会网络侦查方法研究系统"、代号"监控-3"标价约16万美元的"互联网秘密控制方法研究系统以及代号"风暴-12"标价约74万美元的"社会网络专门信息推动系统"。仅从三个子系统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三者彼此独立,却又密不可分。首先由"迪斯普特"系统研究某一网络热点中的舆论中心和传导路径,并确定影响该热点传播力的关键节点。随后,"监控-3"系统将根据"迪斯普特"的研究结果确定事先招募的专家团度的组织方法,这些专家负责确定任务、监督社会媒体和就某专门领域问题从专门研究者那里获得建议。最后,"风暴-12"系统根据前两套系统的研究结果将从专家那里拿到的具体信息推送到互联网中,使其得以得到传播,对具体网络媒体或社交网络进行影响,控制某网络热点的传播。

招标书称,整个这套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大量传播指定信息来塑造舆论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信息浪"传导效率,同时通过对不同社交网络的研究来确定不同话题的最佳推送平台。据信,"迪斯普特"和"监控-3"系统将于年内开发成功,而"风暴-12"系统要到明年才能问世。《生意人报》援引情报部门消息人士的话称,具体负责此次招标的"第54939军事部分"正是对外情报总局下属机构。该报记者就该机构向对外情报总局求证,未获答复。记者经过仔细研究,终于在两份公开的政府文件上找到了这家机构的名字,里面都写明该机构隶属于对外情报总局。 由对外情报总局来主导这一系统的开发也符合逻辑。因为,网络安全越发成为国家安全组成部分。美国五角大楼也于今年着手开发主要用于在社交网站中抵御有害美国国家安全信息的SMISC系统。但是,同样一套系统放在俄罗斯,味道马上变得不一样,俄媒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日后该系统极可能用于降低国内互联网上异议言论的影响力。《生意人报》就该系统的用途咨询一位互联网安全专家,他认为从世界范围看该系统可能首先被用于东欧那些曾处于苏联势力范围的国家的互联网中。该专家随即称,必要的时候,对外情报总局很可能将技术转让给主要负责国内政治控制的安全局来进行国内互联网舆论控制。

控制网络的"必要"

其实,从苏联时代的克格勃到俄联邦时代的安全局,俄强力部门一直都在致力于防止被负面信息的传播颠覆莫斯科政权。据信,在莫斯科大学和"大学"地铁站之间的那条"维尔纳茨基"大街上的几栋建筑内就一直有隶属于克格勃及安全局的研究机构,其中就包括研究如何防止异议人士扩大影响颠覆政权。对于在冷战期间尝过"美国之声"广播苦头的莫斯科来说,面对网络空间越来越多的反对言论,倍感压力。如今,为了反击西方媒体,克里姆林宫专门成立了《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在俄国内,普京政权早就通过股份控制和政治打压相结合的方式控制了电视台,并部分控制了纸媒。但是,在传统媒体方面可以有效应对的同时,互联网上反对言论的日渐增多却着实让普京政权体系感到棘手。去岁今冬被议会及总统选举中的大规模舞弊激起的大规模民众示威中,除了核心组织机构——由体制外反对党和知名社会人士组成的"圆桌会议"采用成员们聚在一起商讨运动战略战术这种形式之外,其他组织工作无一不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FACEBOOK、VKONTAKTE、LIVEJOURNAL等社交工具上,运动都有自己的账号,每次运动前"圆桌会议"都通过这些账号将运动的时间地点和口号标识等信息发布出去。安全局对此极为头疼,这才有了其成员向VKONTAKTE公司施压并要求交出敏感帐户材料的事情。公民示威运动期间,笔者亲见twitter上数个有关大示威的热门标签被一些完全不相关的信息所"污染"。很显然,这是俄当局有关部门的"杰作"。这也符合许多专家的判断,俄权力体系将用大量注册热门社交工具账号的方式来大量发布相反信息,从而"冲淡"负面信息的影响。

安全局的强势

其实,历来对颠覆政权行为极为敏感的俄罗斯安全部门对网络的警惕早已有之。1995年时他们就开发出了第一代网络监控系统,名为"索尔姆"系统。只要网络运营商安装了这套系统,俄安全局便可在取得法院授权后自由调看任何个人的网络活动状况,甚至直接查看其邮箱。到了1998年,"索尔姆-2"系统被开发出来。而且,这一次所有运营商都被强制安装这套系统,费用则要他们自己承担。更严重的是,安全局查看任何信息都不再需要法院授权。

无论从经济或者社会影响的角度,这一举措都不受互联网运营商的欢迎,但是谁不安装这一系统,谁就将被吊销执照。重压之下,几乎全部运营商都选择了妥协,只有伏尔加格勒的一家公司选择抗争,在此后几个月内,这家公司一直疲于应付安全局的种种刁难。而一大批记者和社会人士也举行各种活动抗议安全局这一跋扈的违宪举措。许多记者因此遭到安全局调查。敢于亲自将安全局告上法庭的一位名叫巴维尔·涅杜普斯基的记者还在自家门前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袭击,险些丧命。最终,叶利钦时代的杜马判定安全局这一动作违宪,中止了这出闹剧。

"索尔姆-2"系统问世于那一年的7月,而普京也是此时入主安全局的。不知道这一巧合内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内情。人们知道的只是安全局在叶利钦时代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较量在普京时代被持续。在普京治下,安全局的力量和权限得到极大提升。这一力量在今年3月的总统大选期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当时,深受中产阶级欢迎的候选人普罗霍罗夫旗下的一家互联网运营商突然宣布修改域名管理办法,规定如网站含有威胁国家安全内容就将被关闭。这显然是安全局"喜闻乐见"的,而且它发生于竞选白热化期间,很容易让普的支持者产生"普罗霍罗夫投靠政府"的想象。

如今,安全局几乎完全控制了网络运营商。这从今年6月杜马通过的"网络黑名单"法案也可见一斑。根据该法,网站中如果有极端主义或色情内容,网站将被运营商关闭。可见,运营商成了"操刀手"。显然,它们成了木偶。 对于俄政权来说,仅仅控制运营商显然并不够,因为最让俄体制头疼的网站许多来自于境外,如TWITTER、FACEBOOK。要想取得对他们的控制,最好直接与他们达成合作协议。去年,安全局已经成功了一次,SKYPE宣布其客户资料和活动记录可能被俄安全局使用。有了SKYPE的先例,不排除其他境外网站同安全局合作的可能。 如今,俄政权对网络的控制在全球来看显然不是最为严苛的。但是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法律基础还是实际力度,这种控制都在加强。在这一背景下,对外情报总局招标研发网络舆情影响系统的消息就显得意味深长了,恐怕这套系统注定要被用到俄国内的。如果是这样,世界网络控制家族中便多了俄罗斯这个拥有大批电脑天才的生力军,其影响或许会比较深远。

话题:



0

推荐

方亮

方亮

11篇文章 9年前更新

方亮,俄罗斯时政问题草根研究者。没有学者光环,没有官方背景,暂无持续近距离观察研究对象的条件,属"三无"草根。偶尔为文,乐在其中。

文章